台灣疫情控制得當,但疫苗研發比歐美和中國大陸起步晚、進程落後,目前僅兩家藥廠提出人體試驗申請。國光生技預估,最快明年農歷年可提供200萬人使用疫苗。不過,這取決於法規限制松綁與否。台大公衛專家提出,台灣疫情高階官員非傳染病專業,如果她是蔡英文總統,根本睡不著。
在國民黨智庫、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舉辦的“新冠肺炎病毒疫苗發展的瓶頸及解決之道座談會”上,國光生技總經理留忠正提出,今年12月將有20至30萬劑疫苗可以提供給醫護人員使用。“如果醫療單位想使用可以提供,目前規劃量產速度,明年農歷過年大概有2,300萬(人)可以提供。現在實驗設計是兩劑。八月中之後的臨床數據,要能夠讓法規單位滿意才有辦法,這是我們無法控制、預測。”
留忠正以英國牛津大學團隊為例,牛津受試者中有6到7成,還沒有打之前要先打止痛劑,他不曉得這種疫苗以後是不是能用。
根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,牛津大學的研究顯示,90%的人在接受一次注射後產生中和抗體,其中只有10人接受兩次注射,而10人全部產生了中和抗體。這一疫苗雖然安全,但仍有副作用。70%的人出現發燒或頭痛等反應。研究人員稱可以通過乙酰氨基酚(paracetamol)控制這些不良反應。